以往許多疼痛科學擔心雌性動物的荷爾蒙會使結果復雜化,而其他動物實驗也延續過往採用雄性動物來實驗,鮮少考量到性別之間對疼痛的差異。

2009年,Robert Sorge 實驗老鼠對敏感觸覺之反應,發現公老鼠有搐動而母老鼠則非常遲鈍,開始與其他科學家研究不同性別之間對疼痛的傳遞途徑。

繼之而來的實驗結果也顯示:不同性別在某些疼痛途徑上差異很大,而免疫細胞和激素在其中扮演關鍵作用。

更進一步的研究發現 :小膠質細胞(Microglia) 似乎在雄性小鼠的疼痛中起著重要作用,而在雌性小鼠中則沒有。 反而發現T細胞 ( T-cell) 才是雌性動物身上的重要致痛途徑。

疼痛以多種方式呈現,並且多種化學途徑起作用。 某些疼痛能透過時間來區分。 有對熱的、尖銳的或其他有害的東西的急性疼痛反應,也有長期的慢性疼痛。如同2009 Sorge實驗的雄性老鼠,有些慢性疼痛可能呈現對原本不應疼痛的刺激過度敏感。

當然,也並非每個個體都能依據性別二分法 。應該將兩性特質視為一個光譜,有些個體因為基因或激素等關係影響其生理特質,也因此所需要的疼痛治療也會不同 。

但如果未來能更明確的了解疼痛的在性別路徑根源不同,則在藥物投遞上甚至能有不同的劑量或途徑,提供更好的療效 。

筋膜大神Dr. Robert Schleip在去年 12/18的高峰會分享過:女性受生理週期時荷爾蒙影響,不同時間點有不同的韌帶肌腱穩定度之差異。

未來結合更多荷爾蒙對生理、甚至對疼痛影響之研究,能夠讓我們更貼切了解個案的身體狀況,並且對於不同的生理特質給予更適當的處置與訓練!

參考資料:
448 | NATURE | VOL 567 | 28 MARCH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