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在走,髂脛束(ITB BAND)要有。

人類直立雙腳行走的模式十分獨一無二,是其他與人類同源的動物都沒有的模式。

大部分理論認為雙足行走(bipedal walking)是演化過程中,為了增加移動效率、節省體能,所篩選出較良好的動作模式。

包括演化出較長的肢段與較短的趾頭,都有利於增進行走的效率。

以下分享2015的研究文獻《The human iliotibial band is specialized for elastic energy storage compared with the chimp fascia lata》探討人類的髂脛束(ITB)相對於黑猩猩,是否為特定演化來儲存彈性能量的構造。

髂脛束(ITB)是伴隨著人類演化出雙足行走動作相當特別的構造。

為人所知的功能是在額狀面(frontal plane)穩定我們的骨盆。隨著使用站立行走的動作增加,髂脛束筋膜也會日益增厚,因此在剛出生的嬰兒以及長久無法用下肢行走的個案身上,會發現此處筋膜張力相對的低。

此實驗根據黑猩猩大體建立實驗模型,將黑猩猩闊筋膜(chimpanzee fascia lata, FL)與人類髂脛束(ITB)從解剖構造、功能等層面進行分析,得到了四個結論:

1. 連接到人體髂脛束的肌肉群比連接到黑猩猩闊筋膜的肌肉群能產生更大的力量:

    實驗數據顯示前者甚至為後者的三倍。筋膜結締組織所傳遞的肌肉力量也部份決定了筋膜儲存彈性能量的能力。

2. 在雙足步態活動中,人類髂脛束(ITB)比黑猩猩闊筋膜(FL)所承受的應力更多:

    但此結論僅限於髂脛束的前束。人類的前束ITB延展量超過黑猩猩的前束的FL,是因為人類走路時髖屈曲/伸直角度比黑猩猩多。

3. 在行走時,人類ITB每單位體重所能儲的彈性能量比黑猩猩FL多。

4. 相反於人類ITB主要功能是在額狀面穩定骨盆的認知,人類ITB在額狀面上所傳遞的動量並不比黑猩猩闊筋膜(FL)。

    人類ITB在步態站立中期時,對髖部額狀面上動量的貢獻不到10%,甚至更少。

因此,這些結論不認為在額狀面上穩定骨盆是ITB的主要功能。此研究傾向支持人類ITB很可能是被用以儲存彈性能量,增加移動的效率。

本實驗當然有其局限性,但筋膜與演化史的奧妙,實在值得我們好好思考!

 

參考資料:
Carolyn M. Eng et.al. (2015). The human iliotibial band is specialized for elastic energy storage compared with the chimp fascia lata. Th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18, 2382-2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