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隧道症候群(Carpal tunnel syndrome, CTS)是一種常見的職業疾病,多發於電腦(鍵盤、滑鼠)使用者,臨床症狀包含肢體感覺異常,有時是疼痛感,且經常發生在晚上,影響著1-3%的人口,且還在持續增加中。
許多人會利用手術緩解,雖然手術對於腕隧道的鬆弛有效果,但在約25%患者中症狀也無法完全減緩。
Jones(2012)學者提出手術後CTS復發率為7–20%,再次手術率為0.3–12%。
而儘管有80%的腕隧道症候群患者第一次手術效果很好,但重複手術的患者中仍有43–90%出現症狀,只有五分之一的患者得到緩解。

為了解釋這些情況,提出了其他的病因機制:
包含滑膜下結締組織的改變,血管型態的變化,腕隧道中壓力增加,神經外膜和正中神經本身的變化(神經病變)和雙重壓迫症候群。
Upton和McComas學者觀察到許多具有腕隧道症侯群的患者在臨床症狀及肌電圖中,發現前臂,手肘,上臂,肩膀,胸部前後均感到有些疼痛,因此CTS應考慮其他神經壓迫點。
此研究利用超音波及Microscopic分析CTS患者,評估手指活動下在腕隧道及前臂時正中神經的橫向位移,觀察到正中神經並非單獨構造,而是與肌筋膜結構完全相連,因此,肌筋膜張力不平衡會影響神經鞘管,進而限制神經位移而導致CTS發生喔!

在研究中發現應該將神經鞘膜視為深筋膜的特殊部分,在肌筋膜力量傳遞中會發揮作用(Huijing&Baan,2008)。
所以神經並不只是單獨拿出來看,應該要與周圍組織一起做討論!

由此可知,筋膜鬆弛與筋膜訓練對於CTS而言是不可忽略的事情,可以讓正中神經無論是在前臂、腕隧道內都能保持良好的滑移性,以預防CTS的發生及下降令人不適的症狀喔!
您是否有困擾已久的腕隧道症侯群呢?
歡迎大家與史塔克聯繫討論解決方案!

註:Carla Stecco,Federico Giordani et al.Role of fasciae around the median nerve in pathogenesis of carpal tunnel syndrome: microscopic and ultrasound study.Journal of anatomy.J. Anat.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