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的步態是演化史中在能直立行走後所產生相當特別的動作。

20世紀開始學者們相繼研究步態的動力來源,從脊柱的構造到演化過程都提出了許多看法。

當時對於行走動作如何產生,可略分為兩大派別。

假說一:雙腿帶動骨盆旋轉

較早的理論認為行走時軀幹是由腿部被動帶動的,但此想法用力學解釋則很快被否定。

假說二:脊柱帶動骨盆旋轉

既然雙腿無法帶動骨盆旋轉,那必定是由脊柱帶動了。然而,怎麼帶動呢?

此學派認為脊柱是步態的主要動力來源,承襲了魚類祖先的特性。

1988年,Gracovetsky博士首先提出了"spinal-engine"(脊柱引擎)的概念。

此理論認為人類演化到陸地上活動後,為了增進行走效率而演化出脊柱曲線—

將原始魚類脊柱的側彎動作轉換成驅動骨盆的橫向旋轉動作(當時用耦合作用coupled movement解釋,脊柱的側向彎曲引起驅動骨盆的軸向扭力。)

此學派甚至預測即便沒有雙腿,人類仍能用坐骨“走路”。雙腿是增進行走速度與力量的延伸。

到1992年,Vleeming 和 Wingerden 等學者近一步提出髖伸肌的力量能透過骶髂關節(SIJ)韌帶回到脊柱引擎,才比較完整闡述了雙腿如何在行走時與脊柱交互作用。

進一步解釋下肢與脊柱對步態機制的貢獻:

步態著地期,髖伸肌群便開始將地面反作用力向上傳遞至脊柱與軀幹。

股二頭肌透過粗薦隆韌帶及豎脊肌群與上半身相連;臀大肌連結腰背筋膜(lumbodorsal fascia),與闊背肌、上肢相連。

因此,作者最後總結:步態是能量依序轉換的結果。

從腿部開始,肌肉化學能首先用於將下肢對抗重力提起,儲存成潛在的位能。

當下肢落下時,位能又被轉換成動能,在腳跟著地時變成衝量。

此衝量部分被膝蓋以及骶髂關節(SIJ)韌帶吸收後繼續向上傳遞,能量分配到脊柱關節以抵抗骨盆和肩部的旋轉,同時穩定頭部。

儘管1997年此篇文獻所提出的概念仍十分簡略,但卻奠定了對於下肢與上肢間如何藉由胸腰筋膜傳遞力量的基礎。

筋膜的世界一直在前進,唯有不斷研究才能帶來突破啊!

參考文獻:

《MOVEMENT, STABILITY & LOW BACK PAIN. The Essential Role Of The Pelvis》

Chapeter 20: LINKING THE SPINAL ENGINE WITH LEGS – A Theory Of Human Gait 

by S. A. Gracovetsky, 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