筋膜組織在人體系統中無處不在。 它能夠包裹,滲透,支撐並形成血液、骨骼、腦膜、器官和骨骼肌。在動作或徒手領域中,大部分習慣將骨骼、肌肉系統分開來看,但從演化的過程來看,每個系統都密不可分。

在人體胚胎演化的過程中,胚胎的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分別演化出不同的系統。其中在中胚層,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則形成了纖維細胞和其他結締組織細胞,是組成筋膜網路的重要結構。間質幹細胞又可分化硬骨、軟骨、肌肉、骨髓、脂肪組織和肌腱。可以想像,生物體在演化過程中出現不同組織來因應不同的功能。有些組織具有鋼性,來支撐身體結構、維持穩定; 也有些組織演化來提供張力與彈性。而兩種極端的結構之間也需保持相對的平衡,整個生物體的運作才能協調。

然而,血液、 淋巴系統,直觀上與我們熟悉的筋膜系統(「固態」的筋膜系統)關連不大,有學者也提出了應將他們看待為「液態的筋膜系統」。

血液被認為是一種結締組織,有兩個基本原因:(1)從胚胎學上來說,它與其他結締組織類型具有相同的起源(2)血液將人體所需的氧氣、營養素和激素結合在一起,並且代謝、清除廢物; 而淋巴管存在著自身的張力,並且對淋巴液流量變化的敏感性很高(具感覺功能)。 它們被自主系統的神經(主要是交感神經纖維)包圍,可以更好地協調淋巴運輸。

若將血管和淋巴管看作是固體的筋膜結構,它們攜帶的血液、淋巴液,其細胞外基質是液體,因此可以將其看作液態的結締組織。

而液態筋膜系統與固態筋膜系統存在何種關聯呢?

這些液體的流動可改善生物結構張力和肌筋膜功能、保護器官,並具有更好的免疫防禦能力。 肌肉產生的力量與動脈所耗的血流量/流速之間存在著直接關係。舉例在 血流阻斷 的運動訓練中,刻意使到達骨骼肌的血流量減少,反而有利於蛋白質的合成甚至使肌肥大產生。 液態筋膜具對於改變其壓力及流向有很大的可變性,不論在靜止或在動作變化時,藉此改善固態筋膜的連續性,使動作及功能更完善。

在運動過程中,特定方向上的肌肉收縮,連帶使其連結的筋膜張力改善,也能使的筋膜內包覆的血管淋巴管彈性變好,裡面的血液、淋巴液(液態筋膜)通透性自然會變好。因此藉由筋膜訓練,促進 末梢循環 或者改善 靜脈曲張 等,也有相當的發揮空間。

在動作訓練過程中,結合固態與液態筋膜網路的思考,歡迎一起來激發更多的討論!

PS. 因應新型冠狀病毒COVID,除了勤洗手並避免人多場域,適度的運動增加血管通透性,也有助於免疫功能的提升喔!

參考資料:
Bruno Bordoni; Navid Mahabadi; Matthew Varacallo. Anatomy, Fascia. StatPearls Publishing; 2020 J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