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身邊是否有髖關節手術後,疼痛仍揮之不去的案例呢?

手術是必要時的手段。但筋膜系統內富含大量的本體感覺受器,而這些神經末梢大幅影響著動作以及感覺功能。如果在手術的過程中,破壞了筋膜原有的排列,會使得日後筋膜組織的力量傳遞受影響,並可能導致更多的沾黏、疼痛、以及肌肉纖維化。

上週,義大利帕多瓦大學發表了重要的學術研究-Facia and soft tissues innovation in the human hip and their possible role in post surgical pain

實驗透過標記許旺氏細胞(Schwann cell)抗體,以了解不同種類皮下軟組織所含的神經纖維密度、直徑大小。其中的作者Carla Stecco則是義大利的筋膜研究權威。

研究中重要的發現則包含了:皮膚是神經支配最高的區域,再來則是肌肉組織。而我們認為富含神經末梢的關節囊,神經分布其實很少。

這給了我們很重要的訊息:皮膚以及皮下組織中擁有密度相當高的神經支配,顯示了其感覺功能的重要性。(而事實上,所有神經當中,感覺神經纖維就佔了43%,可見感覺功能的重要性)。肌肉組織是神經支配密度第二高的區域,此區域的神經纖維直徑都較粗大。以往有關於髖關節置換手術是否保留關節囊VS術後疼痛關聯性的爭辯。但在研究中發現關節囊的神經支配相當少,很可能與術後的疼痛關連不大。

研究發現淺層與深層筋膜都被非常薄兒密度高的神經網絡包覆,與其本體感覺功能有高度關聯。因此保留這些筋膜組織構造的完整性是非常重要的!

當筋膜被切除破壞後,會導致其重塑的過程中排列錯亂,甚至產生發炎反應。而肌肉收縮時所產生的力線也會錯亂,甚至導致膠原結締組織纖維化。這些都極有可能使得術後產生慢性疼痛以及動作控制問題。

因此除非必要,盡量避免手術過程的筋膜網路破壞! 若必要進行手術,手術後還是必須進行筋膜的處理與訓練,使結構平衡、並恢復動作功能。甚至在術前進行筋膜的重整,也可以避免更多術後造成的張力拉扯以及沾黏哦!

文獻出處: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jor.24665